公升級直列四缸仿賽車開創者YAMAHA YZF-R1發展史(上):設計概念

Honda CBR 900RR首開大型仿賽車市場,以其敏銳的操控反應來向騎士挑戰。
YAMAHA YZF-R1則是開創並定義公升級直四引擎仿賽車市場,R1以騎士為本的設定,是讓騎士挑戰自己的利器。


友善操控是YAMAHA重要的特質,完全貼合Revs Your Heart(轉動你的心)這句企業口號。於是在本文之前,先放上一段體現YAMAHA精神的影片:製作 YZF-R1 口罩,讓騎士在疫情下也能不忘騎車的感覺!


YZF-R1誕生前的市場狀況


1990年代初期,當時WSBK的引擎排氣量規範是雙缸車1000cc與四缸車750cc,在市售仿賽車市場上,當然也著重在750cc的四缸車,現在火熱的公升級四缸車都還沒出現哩!

不過慾望與夢想是無窮的,車廠也開始推出排氣量更高、出力更大的車款,不過車體重量也很可觀,多是200多公斤以上的大傢伙,操控性能當然比不上當紅的750cc仿賽車,使其定位會比較像現在的運動休旅車,像是FJR、ZZR之類的車款。

車廠的注意力也慢慢轉到這個市場,技術的本田在1992年推出Honda CBR900RR,是第一輛把重量壓至200公斤以下的900cc大傢伙,乾重只有185公斤(當時市場上第二輕車款是YAMAHA的FZR 1000的209公斤),並有著124匹/10500rpm的馬力,展現輕快並敏銳的操控反應,優異的性能震驚著當時的車壇,獲得車迷的強烈關注,創下銷售佳績!

YZF-R1的前身YZF 1000R Thunderace在開發時,就處在CBR900RR熱銷的市場狀況下,YAMAHA研發團隊也因為CBR900RR的成功,猶豫著該怎麼訂立企畫目標?是要延續YAMAHA著重友善操控的特質?還是要跟CBR在靈敏的操控反應上對決?

最後研發團隊還是決定延續YAMAHA品牌的價值。

YAMAHA的特質:靈活友善的操控


對於YAMAHA開發團隊來說,CBR快速敏銳的操控與直接的路感,需要騎士具備一定的駕駛技術,騎乘時也要全心投入,而這是違背YAMAHA一直以來,著重對騎士包容無壓力的操控設定。

YAMAHA不要ㄧ匹實力強大的烈馬,隨時會把能力不足或恍神的騎士甩下來,YAMAHA是要一匹乖乖的馴馬,再把它訓練成快馬。

於是YZF 1000R Thunderace選擇走在YAMAHA自己的路上。首要任務是大幅減輕重量,要達成如CBR 900RR般輕巧的操控感,能在歐洲蜿蜒優美的山道上,使用2或3檔位,以時速100公里以下的速度騎乘時,讓騎士覺得車子很輕巧、可以愉快地過彎、不會有突然意外的反應,每位騎士都可以輕鬆掌控。

引擎自FZR 1000修改而來,換上鍛造活塞,並用上許多輕量化設計,達成145ps/10000rpm 的馬力與11kgm/8500rpm的扭力。

此外,還有一個台灣車友很熟悉的部件:雙子星卡鉗,也在輕量化的目標下開發出來,首度裝在Thunderace上。

經過總總努力,Thunderace的重量為198公斤,在當時公升級車款中屬於輕量的車款!

YZF 1000R Thundarace達成了輕快好騎的目標,但市場的反應卻不如YAMAHA預期:媒體覺得她是一輛很好的運動休旅車,而不是超級運動車款。

缺乏「刺激」是媒體給Thunderace的評價!

原來騎士都是有自虐傾向的!

YAMAHA操控感的新定義:YZF-R1




YAMAHA的Super Sport車款,除了OW車款外,都是先求不傷身(靈活友善的操控感),再求效果(運動性),所以被認為是運動休旅車也是很正常的。

直到R1的橫空出世!

當代具指標性的仿賽車如Ducati 916或Honda CBR900RR,其優異的性能都會迫使騎士做高強度的操控。而初代R1令人驚異的特點,就是展現出強大優異的性能之餘,仍然保持對騎士友善的YAMAHA特質。

R1做到先求不傷身,還有好得出奇的效果!

R1是容易騎乘的車款,騎士能夠清楚掌握她的回應,而且越是激烈騎乘,越能激發出R1優異的性能,帶給騎士享受騎乘的體驗。

「興奮」是媒體對R1過彎能力的評價!

媒體認為R1的特質結合了「輕鬆騎乘」、「超乎預期的運動性」與「興奮」,而「興奮」就是「刺激」少了不安感。

YAMAHA著名的強大彎道性能,就是從R1開始發揚光大滴。

開創YZF R1操控新紀元的設計

R1初號機訂立了四個目標:

1.新的Deltabox II車架,並讓引擎成為結構的一部份,確保高剛性與輕量化。

2.新的Genesis概念引擎,減低動力耗損、縮小體積的直列四缸引擎。

3.短軸距與超長後搖臂,提供優異的操控性與穩定性。

4.重心位置的最佳化。

靈活性的關鍵:車架與引擎剛性的調整與輕量化

R1的轉向反應快速而穩定,尤其是在S彎道中快速變換方向時,會感覺車身很輕、動作很自然流暢,車身動態保持穩定。要達成這種性能,就要著重於車架與懸吊系統的設定。

在說到R1之前,先談談YAMAHA首款且著名的鋁合金車架:Deltabox車架

Deltabox的中文,直接翻譯,就是三角形箱子,表示這個車架的兩個特點
1.較長的頭管樞軸,使的車架側面略微呈現三角形,所以叫做Delta。

2.車架的橫剖面是中空箱型構造,因而稱為box。
兩者組合在一起,就是Deltabox哩!

市售車第一輛使用Deltabox的車款:1985年的TZR 250。Deltabox是由YZR 500的賽事經驗中發展而來。

從上圖TZR250的車架,可以看到YAMAHA的設計重點:頭管樞軸與後搖臂樞軸盡量呈現一直線,讓車架有良好的縱向剛性,確保直線的穩定性。

有了穩定性,靈活性就要靠扭轉剛性的設計了 ,其設計重點就落在頭管樞軸附近,Deltabox有著很長的頭管樞軸,因而讓車架側面呈現出三角形,這樣就可以承接來自後輪的驅動力(縱向剛性),並有適當彈性的扭轉剛性。

Deltabox也是YAMAHA第一款市售車搭載的鋁合金車架,當然有著鋁合金輕量化的特點。在輕量與剛性平衡的設計中,強化了操控車輛的輕快感。


這種設計發展到1991年的FZR 1000時,為了擔負其又大又重的引擎、破百匹的馬力與破兩百公斤的體重,車架明顯厚重許多,車架幾何也有修改,改成將頭管樞軸、車架縱樑與後輪軸心呈現一直線的設計。

到了R1的前身,1996年的YZF 1000R Thunderace,Deltabox變得更為粗壯,但也削減了副車架固定點的構造,好減輕點重量。


R1的設計就大大地不同了,雖然還是叫Deltabox,但明顯纖細許多,更為輕量化。側面的三角形狀消失,反而倒L形更為明顯,唯一不變的是中空構造,與著重頭管樞軸部位的設計。

Deltabox的設計就此底定,往後無論是R1還是R6,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整修改。

上圖可以見到初代R1的頭管樞軸、引擎汽缸後方固定點與後搖臂樞軸,這三者是呈現一直線,讓Deltabox有著新三角連線:這設計讓引擎負擔許多車架的工作,使得車架後半部得以簡化並減輕重量。

至於車體前半部,有著41mm黃金倒叉與雙子星卡鉗,也是著重剛性與輕量化的設計。這搭配在當時也是相當豪華的配備。

R1引擎新的三軸位置設定(曲軸、變速箱輸入軸與輸出軸),讓引擎尺寸與結構更為緊湊,使引擎成為剛性結構的一部份。

FZR 1000的引擎,我用紅點標示三軸的位置,像上圖這樣三軸排成一直線,是很普遍的設計。
R1的引擎,將變速箱往上移,使得三軸變成三角形的布局,引擎長度得以縮短,增加引擎安裝位置的自由度。


三軸緊湊的設計,讓引擎側面佈局由長方形變成正方形,結構更為緊湊而穩固。上圖標示引擎與車架連結的三個固定點,就是在這正方形結構的端點,讓引擎承擔後半部車架的諸多重擔。往後YAMAHA的運動車款,都是採取這種引擎配置。

在引擎成為剛性中心後,調整剛性的重點就在於頭管樞軸部位的車架,從歷代R1的車架來看,也是這個部位的變化最大。

當頭管樞軸部位的車架前端有較多的彈性時,能在轉動龍頭的初期使車架前端有些許扭轉,讓前叉部位先側傾,之候車體再跟著側傾,如此增進車輛的靈活度。

YAMAHA開發測試車手小島吉孝透露,開發時不追求高剛性,R1的車架反而是個低剛性的平台。 在測試階段,一直在進行「賽道測試、討論、拆發動機修改車架、裝回引擎上賽道測試」這樣的循環,來抓出能兼顧穩定性與靈活性的車架剛性設計。

另一個佐證資料比較有意思:是來自於BMW的說法。當初BMW在開發S1000RR時,曾透露他們拆了歷代的R1,研究車架一直「變軟」的過程與開發者的想法,探討是哪些設計哲學促成R1的高操控與性能。

S1000RR是BMW第一輛直列四缸仿賽車,沒有前例可循,因此在引擎與車架的佈局上擷取了很多R1的概念,再把它發揚光大。以前都是日本車抄歐洲車,這次換成歐洲車來向日本車取經哩~

除了車架剛性平衡,R1還有一項新的設計來達成靈活穩定的操控:大直徑的三角台樞軸與錐狀軸承,即便是騎士最細微的操控動作,也能夠快速平穩地反應。

種種的設計,使得初代R1有著進步幅度不多的150匹馬力,但僅有177公斤的乾重,可見減肥工程獲得巨大的成效!

平穩性的關鍵之一:超長後搖臂與懸吊設定


車子要靈活,除了調整車架剛性外,前後輪的軸距也是關鍵之一,軸距越短越靈活,越長就越穩定,所以像哈雷那樣的超長軸距,是其擅長州際移動的關鍵。

軸距短讓轉向靈活,但容易有敏感的反應,對騎士造成壓力,R1對此祭出的對策是:超長後搖臂。

初代R1的軸距只有1395mm,但後搖臂長度有582mm,佔了軸距的42%。越長的後搖臂可以減低搖臂上下移動的幅度,使得車輛姿態更為穩定,無論是壓過爛路、突然加速、甚至後輪發生側滑時,都可以避免車體過度的反應,尤其是減少可怕High Side的發生。

此外超長的後搖臂、前叉的長回彈行程等設定,也可以避免車頭在急加速時快速上抬,得以維持前輪的接地感,讓騎士感覺更為穩定。

在壓車過彎時,避震器並不能完全吸收震動,後搖臂、車架、前叉結構都要擔負部分避震器的功能。較長並有適當彈性的後搖臂,可以吸收部分來自路面的震動,減少輪胎的形變,讓車體較為穩定。

初代R1只用內徑41mm的前倒叉,配合後搖臂的彈性,促使其能穩定地過彎,後來幾代不斷修改剛性設定,前叉也用上業界常用的43mm,後搖臂甚至用上三種不同的材質與加工法,就是在調配這過彎的秘方。

平穩性的關鍵之二:最佳化重量分布

R1能有這麼長的後搖臂,當然歸因於緊湊的引擎啦!長度短的引擎把空間讓給了後搖臂,同時也可以讓座墊前移、油箱變短,縮減座墊到龍頭之間的距離,給騎士一種車輛小巧的感覺。如果你騎過R1之前的大車,就知道這距離會大大影響騎士對車輛尺寸的觀感。

而座墊前移,讓騎士位置接近車體中心,有助於集中重量來優化前後輪的荷重。現代重機車屁股越來越輕薄短小,除了視覺效果佳外,就是考量到重量分布的影響。

此外,就一般的設計來講,車廠都會把引擎盡量往前裝,來增加前輪的荷重(看Ducati引擎的演進,就知道他們多努力地想辦法把引擎前移),R1囂張的地方是她的引擎沒有裝在最前面,而是稍微後移了一點點,來集中重心,加強轉向的反應。

YAMAHA YZF-R1M
即便是2020年的R1M,有著更為先進的工藝技術,但基本理念還是遵循著初衷~最大的改變,大概只有原本在下方的後搖臂鷗翼(可以壓低重心),為了讓位給更重的消音器,鷗翼改到上方去了。

輕鬆的關鍵:快速的油門反應

YZF-R系列的專案負責人三輪邦彥曾解釋,R6著重的是「對性能與底盤的控制」,而R1著重的是「控制野蠻的力量」。

大家騎車應該都有過一段時期,就是出彎時油門灌的小心翼翼的。然而R1的開發團隊認為「不能放心灌油門的機車是沒有意義的」,於時在油門反應與懸吊設定下了功夫。

R1的引擎有著20氣門、拉直的進氣道等許多減少動力損失的措施,讓轉速的反應更為快速。

油門打開或關閉時,會讓車體產生伏仰動作,如果轉速的上升與下降產生延遲,車體動作也會慢一拍,騎士就無法充分掌握車輛的動態。因此R1快速的油門反應可以讓騎士對車輛動態更有把握。

R1的引擎管理系統,配合EXUP系統,設定出兩組引擎反應:1~3檔一組、4~6檔一組,讓R1有著強大但易於控制、不會有過度反應的動力。

YAMAHA 的EXUP系統,透過閥門來控制排氣管回壓,配合引擎的轉速來調整引擎的出力。



2019  YAMAHA YZF-R1 TECH21 Livery

R1開創公升級四缸仿賽的級距,不只因為她是第一輛排氣量是公升級的四缸車,而是上述諸般開創性的設計理念,不只BMW大方承認他們拿去仔細研究參考,在其他車廠後續發展的車輛中,也都可以看到這些理念的設計。

同時R1也一直遵循著YAMAHA車輛開發的宗旨,靈活好騎的操控,這也是大部分YAMAHA車種的特質。YAMAHA就是一直在這傳統信念基礎上,不斷地演化,創造騎士的「興奮」感。


提升心靈馬力的關鍵:R1的外型設計


放上這頂Rossi帽不是要廣告,而是「感動」兩個字正是YAMAHA的企業理念。

YAMAHA的車都很重視外型設計,自YAMAHA MOTOR成立以來,幾乎都跟日本最大的設計公司GK Design合作,從YAHAMA第一輛量產機車YA-1到2014年的大部分機車的外型設計,都出自GK的手筆,GK Design後來成立分公司 GK Dynamics,其大部分業務都來自於YAMAHA。

而「感動」,就是YAMAHA跟GK Design共同分享的理念。


1990年代車迷的想法是「所有Super Sport車款,長的都一樣」,各位可以去看看那個年代的車,車頭的確都是雙圓大燈的可愛模樣,其中FZR還有者圓圓的後照鏡,因此被車迷叫做「米老鼠」。這普世風格直到Ducati 916的突破性設計才改變。

畢竟騎著「米老鼠」逞兇鬥狠,感覺好衝突啊!

而R1的設計重點,也跟Ducati 916一樣著重在面部表情上,著重在大燈與旁邊的細部設計,就此與其他競爭車種拉出差異,一直到最新的R1M,都是在這雙燈上做變化。

在那個電腦輔助設計還不發達的年代,R1外型的最終定稿是在1/4比例的油土模型上,不斷測試修改空氣動力與外型設計的細節,因此初代R1並沒有最後的紙本設計稿。

也因為一直在修改,把設計師操翻了,在最後向YAMAHA董事會報告的定案會議前,設計師都還沒完成R1的尾燈設計。

「挫屎!要開天窗啦!先隨便弄個設計上去,之後改款再來修改~」部門主管這樣說...

爆肝X到起肚爛的設計師,二話不說,直接切下兩片圓形黏土貼到車屁股上,在會議前幾分鐘完成模型。

沒想到董事會很喜歡這設計,認為很有整體感,連歐洲的產品企劃都覺得這樣很有目的性!
(我做設計時好像也這樣,亂做的都會過,嘔心瀝血之作都被吐嘈~)
原來這尾燈是急就章的設計啊!完全看不出來~

從主管的話中可以知道,初代R1的外型設計還不完備,直到第一次大改款的第三代R1(第二代R1外型變化不多),呈現出來的外型就趨於完美了!這一代也是台灣車友最早在路上看到,可以掛牌上路的R1。

2002 YAMAHA YZF-R1
2002年R1的大燈設計概念,也延續到2004年的FZ6上。

2002年三代目的R1,擺脫了以往日本車上常見的貼紙花俏塗裝,完全以材質與機能線條來展現純粹的美感,讓R1奪得了2001年義大利米蘭車展的「The Most Beautiful Motorcycle」最美機車殊榮,是第一輛非義大利機車獲得這個獎項!

R1的美是經過認證的!

2014年YAMAHA的股東之一:TOYATA,宣布往後的機車設計業務交由汽車部門負責,終止了與GK Design的合作,體現在2015年第8代R1上,少了點幽雅多了點侵略性,但還是有屬於R1的獨特風格哩。

本文參考資料:

◎ 「ハンドリングのヤマハ」( Written by 根本  健) ( YAMAHA MOTOR website )
◎ "YAMAHA R1 Basic Info" ( yamahabikes2014.blogspot.com )
◎ YAMAHA MOTOR DESIGN website
◎  "A Requiem for Kenji Ekuan & The Kando of GK Design" ( Written by Michael Uhlarik )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引擎的冷卻方式:氣冷、油冷與水冷

納智捷車機安裝使用Apple Carplay (U5、U6、S3、S5之12吋螢幕第一版軟體車型)

汽機車四行程引擎介紹1:基本原理與架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