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擎的燃燒與爆震
「引擎敲缸」跟「98無鉛vs95無鉛」,算是網路汽機車版上的萬年議題了,這議題的重點就在於「爆震」,而要瞭解爆震就要先從引擎汽缸內的燃燒(註1)開始說起。
汽油引擎的燃燒,簡單說就是把汽油霧化變成小分子,跟空氣均勻攪拌混合,經壓縮提升密度與溫度,由火星塞點火開始燃燒,燃燒後的高溫高壓氣體把活塞往下壓,就這樣產生了引擎動力。
上圖汽缸內的白圈代表火焰波的最前方,大家可以把他想像成漣漪,白圈裡面是已經在燃燒的油氣,而白圈外面則是尚未燃燒的油氣。(這只是個示意圖,火焰的顏色與形狀都跟實際上差粉多。)
但有一點跟漣漪不太一樣,水被擠壓之後可以往水面上跑,但是燃燒在密室內進行,密室內的所有東西沒有地方可以跑,燃燒後的汽油已經變成體積300倍大的
這一團一直忍氣吞聲的未燃油氣,不斷地累積壓力,提升溫度,正常狀況之下,最後都會被火焰波所點燃,但有些狀況溫度升的太高太快,它就自己開始燃燒膨脹了(註5),
爆震不是一直都會發生的,通常是在引擎負荷重,例如載很重、急加速、爬坡的時候,這時駕駛大踩油門,油氣會比低負荷狀況下濃,此刻就是爆震好發的時機。開車時如果聽到引擎室傳來叮叮叮的金屬敲擊聲,就是發生爆震了,如果不管它,一陣子之後就會聽到叮叮叮的收銀機聲哩!
對於爆震也不用太緊張,現代引擎多有爆震感知器,引擎電腦會自動調整消弭爆震的發生,只不過會讓引擎沒力一些而已!不過容易發生爆震的狀況就是需要引擎更給力的時候,這時引擎電腦反而讓它降低出力,爆震聲應該會變成駕駛的咒罵聲吧?!
關於引擎燃燒更詳細的說明,可以參考下列本網誌的其他文章
汽機車四行程引擎介紹1:基本原理與架構
汽機車四行程引擎介紹3:壓縮與燃燒
註1:有的文章會把「燃燒」行程寫成「爆炸」行程。就燃燒的定義來說,一般是指可燃物藉由外界的助燃物(氧)進行反應,而爆炸一般是指可燃物質已與助燃物混合,故引擎燃燒寫成爆炸也是可以的。在這邊因為引擎分為「內燃機」與「外燃機」,因此使用「燃燒」這個詞。
註2:點火瞬間的溫度可以達到攝氏2000度以上,汽缸內的燃燒溫度也可達到攝氏700~1000度。而汽缸壁在冷卻系統的控制下,大約只在攝氏200度左右,雖然對人來說來是很燙,但對那些700度以上的燃燒氣體來說,是很低溫的,也因為這相當大的溫差,會讓部分燃燒反應終止,廢氣中一些有害的成分就來自於此。
註3:正常汽缸壓縮後的壓力8.5~11.5kg/cm²(註3),燃燒之後油氣體積膨脹約300倍,使得壓力會急遽上升到40~60kg/cm²,這股壓力就是引擎動力的來源。
註4:對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加壓,會讓溫度上升,反之對其洩壓的話,溫度就會下降。
下次用卡式爐煮火鍋時,可以摸摸卡式瓦斯罐的溫度,看是冰的還是熱的。這也是家裡冷氣機、電冰箱的運作原理。
註5:烴類燃料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條件之下,一般在攝氏300度以上,會發生分解與轉化,這轉化的過程些許的光、熱與二氧化碳,一般稱之為冷焰(Cool Flame),這與爆震現象有一定的關係。
汽機車四行程引擎介紹3:壓縮與燃燒
註1:有的文章會把「燃燒」行程寫成「爆炸」行程。就燃燒的定義來說,一般是指可燃物藉由外界的助燃物(氧)進行反應,而爆炸一般是指可燃物質已與助燃物混合,故引擎燃燒寫成爆炸也是可以的。在這邊因為引擎分為「內燃機」與「外燃機」,因此使用「燃燒」這個詞。
註2:點火瞬間的溫度可以達到攝氏2000度以上,汽缸內的燃燒溫度也可達到攝氏700~1000度。而汽缸壁在冷卻系統的控制下,大約只在攝氏200度左右,雖然對人來說來是很燙,但對那些700度以上的燃燒氣體來說,是很低溫的,也因為這相當大的溫差,會讓部分燃燒反應終止,廢氣中一些有害的成分就來自於此。
註3:正常汽缸壓縮後的壓力8.5~11.5kg/cm²(註3),燃燒之後油氣體積膨脹約300倍,使得壓力會急遽上升到40~60kg/cm²,這股壓力就是引擎動力的來源。
註4:對密閉容器內的氣體加壓,會讓溫度上升,反之對其洩壓的話,溫度就會下降。
下次用卡式爐煮火鍋時,可以摸摸卡式瓦斯罐的溫度,看是冰的還是熱的。這也是家裡冷氣機、電冰箱的運作原理。
註5:烴類燃料在一定的溫度與壓力條件之下,一般在攝氏300度以上,會發生分解與轉化,這轉化的過程些許的光、熱與二氧化碳,一般稱之為冷焰(Cool Flame),這與爆震現象有一定的關係。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,不過要理性、不做人身攻擊。
不當留言將會直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