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投 不動明王寺

北投不動明王寺,是台灣非常少見的佛教石窟,不動明王安座於大正十四年(西元1925),略早於之前本誌介紹過的不動明王岩。
不動明王寺建立源由已不可考。最常見的傳說是該處有蟒蛇出沒,危害人畜,後由日人至日本請來一尊不動明王,來此鎮伏蟒蛇。根據我現場觀察,這個地方是還蠻適合蛇類生長的,可信度加分。

建物造型非常樸素,屋頂甚至是用鐵皮搭建的,但在信徒悉心維護下,呈現出一種很簡單的寧靜感覺。這般簡單莊嚴的寺廟建築,在台灣是非常少見的。


這兩座石碑分立於一座小瀑布的兩側,許多遊客以為此瀑布就叫做「不動瀑布」,因為在不動明王寺旁邊嘛!不過導覽手冊上的不動瀑布是位於貴子坑,位在北投的另外一邊。
而這石碑,是由創廟初期出了很多心力的信徒:佐野庄太郎(註),於昭和八年五月(西元1933年)所立。他在當時救了一尾被人捕獲的受傷蟒蛇,將之放生於不動明王寺的瀑布上方。之後庄太郎每年都會在瀑布上方發現蛇的蛻皮,加上又偶而會夢到該蛇,因此建立了此碑紀念。





註
佐野庄太郎為星乃湯(現在改名為逸邨大飯店)的老闆。
關於建寺的源由,還有此一說:不動明王寺是佐野庄太郎為求生意興隆而建的。
但現在史料難尋,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該寺的創建者不只一位,還有許多的捐助者。
這個地區宮、廟、寺很多,不動明王寺相較之下很不起眼,要仔細找找...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,不過要理性、不做人身攻擊。
不當留言將會直接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