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缸新勢力 YAMAHA MT-09


YAMAHA新一代的三缸引擎,首發車款竟然是MT系列。

MT系列一直都是很有個性的,這台MT09也不例外。
除了一直採用很用個性的引擎之外,
好久不見的優雅CF車架,終於又出現啦!
上一台有這樣漂亮車架的車車,是我的老嘿美哩。





近來歐洲公升級的市場日減萎縮,尤其是仿賽車的銷量每下愈況。畢竟公升級的出力在一般道路上實在過剩太多,加上經濟不景氣、環保法規愈來愈嚴格,車廠紛紛開發600~1000cc之間的車款,甚至出力較適合一般街道使用、耗能也更經濟的並列二缸車種也開始大舉出籠。
如Honda的NC700車系、CB500車系;Kawasaki的ER車系;BMW的F車系。


Honda的NC車系有NC700S、NC700X與Integra三輛車,共用大部分的組件,藉此節省成本。甚至前碟盤中間挖空的鋼料,還拿來做後碟盤,可說是Cost-Down到了極致。


但說實在的,這些並列二缸的車雖然省油、相對便宜又好騎,但我總給我外型熱血,但內在表現溫和感覺。我寧願玩大單缸的車。(上圖是我愛的KTM 690 Duke R)

可能YAMAHA也想要熱血吧,在這潮流下也開始玩起了並列三缸引擎哩。


一般來說三缸引擎的扭力比四缸大,馬力比雙缸大,可說是在熱血與實用中取一個平衡。
三缸引擎在車界中算是少數族群,比較有名的有以下幾顆:


老字號的Benelli,在TNT車系上用的三缸引擎。


Triumph旗下應用廣泛的三缸引擎。


也是今年剛加入三缸陣容的 MV Agusta F3 三缸引擎。這顆引擎特別之處在於採用逆轉曲軸。

由此看的出來,三缸引擎一般都是用在比較有個性的車輛上面。


也不曉得從那邊誤傳出YAMAHA這顆新引擎是十字曲軸,三缸引擎怎麼可能有十字曲軸!頂多就是「賓士曲軸」(我亂取的啦!)。
原廠簡介是說這個引擎採取十字曲軸的「概念」,讓活塞運動慣性力盡量相互抵銷,讓汽缸爆炸力量來主導扭力,減低活塞慣性運動對扭力產生的影響。

這顆引擎的點火角度還是很傳統的0º、240º和480º。三缸的點火間隔比四缸小(四缸是180º),而且裝在街車上不用拉高轉,不需要用到Big-Bang技術。

峰值馬力115bhp@10,000rpm,峰值扭力8.9kg-m@8000rpm。不管馬力還是扭力都贏過並列四缸引擎的FZ8(峰值馬力106.2ps@10,00rpm; 峰值扭力8.4kg-m@8000rpm)



三缸引擎的寬度本來就比四缸引擎窄,加上這次YAMAHA更縮窄了車架樞軸部,使得MT-09更加纖細哩!

傳統鋁合金雙翼樑車架,是將後搖臂樞軸包覆在車架內,MT-09則是由後搖臂左右抱持住車架(XJ6也是採取相同作法),削減車輛寬度的同時,讓樞軸部保持較多的彈性,增進中低速彎道性能。
車架與後搖臂使用YAMAHA專利的CF(Controlled Fill Die Casting)技術製作,該技術為改良的高真空壓鑄技術,利用電腦控制鑄模時液態鋁合金的流動,可以灌注較複雜的形狀,同時也可減少氣泡的產生,最重要的是可以進行T6熱處理增加硬度,可成型肉厚1.5mm,長度1.5m的零件。

第一輛使用此技術製作車架的車就是FZ6哩,車架沒有焊接點(因為CF可以做長度達1.5公尺的零件),車架左右兩片分別成型後,再用螺絲鎖在一起。
與鋼製車架相比,CF車架的零件從88個減少到4個,重量從15.5公斤減至10.4公斤,成本也降低23%。

不過我覺得CF技術最重要的特點是...做出來的車架形狀都好美!
(資料來源: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;www.yamaha-motor.co.jp)




在紅色「緊急熄火開關」下方的「動力模式選擇開關」


YAMAHA FZ車系很喜歡用歪一邊的儀錶
(在某些地區,這輛車是以FZ-09的名號現身)














MT-09的濕重為188公斤,為同級最輕車輛,加上纖瘦的車體、飽滿易控制的中低轉出力、中性的轉向特性,將三缸車的優點放到最大哩!

留言

  1. MT系列最優雅的還是MT-01,纖細的03跟09都不適合我這種大隻佬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,不過要理性、不做人身攻擊。
不當留言將會直接刪除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引擎的冷卻方式:氣冷、油冷與水冷

納智捷車機安裝使用Apple Carplay (U5、U6、S3、S5之12吋螢幕第一版軟體車型)

汽機車四行程引擎介紹1:基本原理與架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