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1208 玉桂嶺 黑龍潭
106縣道充滿著多種風情,有許多著名的郊山、有靈驗的財神廟與姑娘廟、有全年都可以放的天燈、有廢棄煤礦的小鎮、有路況良好的山道...因此成為大台北地區發展最快速的休閒道路。週末來106,有遊客、登山客、香客、重機與自行車騎士,更有取締「超速」與「跨越雙黃線」的警察。人多車多事故也多,讓我失去了跑106的動力。今天難得星期一休假,特地來看看這條老朋友,也跑跑以前沒跑過的周邊地區。
第一站來到距離山腳不遠的「玉桂嶺」,從106縣道約55K處右轉進入,前行約兩、三公里即可到達。吸引我來這裡的是壯觀的砂岩峭壁。106沿線的地質年代都很年輕,因此雖然山都不高,但山勢都很雄偉,如離玉桂嶺不遠的皇帝殿、平溪的慈母峰,高聳的峭壁讓人望之怯步,是台北近郊著名的「試膽爬山路線」。
峭壁壯麗歸壯麗,無奈小相機拍不出大震撼!上面像片的畫面大概只有呈現三分之一的峭壁吧。
折回到106繼續前行,過了平溪,本來要去以前常造訪的「莫內咖啡」,但今天難得人車稀少,臨時起意想要繞到嚮往已久的地方:「黑龍潭」。於是改在白鶯橋(過了此橋,路邊就有一排神像,有跑106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)右轉北43鄉道。
北43會經過「火燒寮」附近。有用功唸書的人應該對這個地名有印象(咳!我印象深刻才故意走這條路...),課本說這裡是台灣雨量最多的紀錄保持者(在1912年創下年雨量8408公釐的驚人記錄)。早上出發時台北市區還豔陽高照,此時此地的天空卻逐漸陰霾,這邊雨量應該真的不少。
既然雨量最多,但為什麼地名叫「火燒寮」咧?相傳以前平地人來這邊開墾,把原住民趕到附近更偏遠的山區,就是現在名喚「番仔坑」的地方,原住民因此相當不爽(任誰被趕離自己的土地,應該都會很不爽吧!)。某日,不爽的原住民襲擊平地人的聚落,並把房子都燒了。從此,這個地方就被稱做「火燒寮」了。
「番仔坑」與「火燒寮」也可見證台灣早期的開發歷史吧!
北43在坪林漁光國小附近與北42(坪雙公路)相接,在此左轉往闊瀨、雙溪的方向續行。在未到闊瀨國小(營地)之前,依著「黑龍潭」的指標右轉小路,順行即可到達黑龍潭。但此路屬於產業道路等級,騎車經過時請多注意!

黑龍潭邊,這邊應該算是「龍尾」的部分,真正的潭邊有礙眼的水泥道路邊坡,為此賭氣不拍!
往黑龍潭有兩條路,過了闊瀨國小還有一條,可以再走到較黑龍潭更上游的三水潭。原本想要兩條路都探訪,無奈天空開始飄雨,只得做罷。下次再直接從坪林過來探訪了!
留言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或發表意見,不過要理性、不做人身攻擊。
不當留言將會直接刪除!